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2022-04-05 09:001460王轶辰中国能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展望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相比“十二五”和“十三五”,“十四五”能源规划更强调“现代能源体系”。在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看来,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清洁低碳安全高效”8个字,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杜忠明表示。

  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在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将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到2025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规划》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重点是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到202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离不开现代化的能源产业链。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保障能源安全稳定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需相对宽松,但依然出现了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供应阶段性偏紧的情况。“十四五”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能源保供的压力持续存在。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认为,确保能源安全和保障供应是能源行业的首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好,对能源的需求越旺盛,保供的责任压力就越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强大的能源供给能力是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做好增量,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另一方面,要稳住存量,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

  同时,还将加快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重点推进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加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

  电力系统是最复杂的人造动态系统,如何保持电网稳定运行,是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直流输电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已成为含大量电力电子设备、跨大区交直流混联的现代电力系统,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系统特性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处处长贺静波说。

  对于电力应急安全保障,《规划》提出,要不断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电网互济支撑水平,提升电力应急供应和事故恢复能力。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我国对外宣示的碳达峰、碳中和4个主要指标中,能源直接相关的就有3个,分别是: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因此,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篇大文章。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能源领域碳减排工作。

  一是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十四五”时期重点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杨昆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扎实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结构、运行形态、源网荷储协调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制定出台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标准。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造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持续优化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推动建设适应分布式、微网发展的智能配电网。

  二是大力推进能源产业链碳减排。在能源开发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三是支撑、服务、推动重点行业转变用能方式。能源领域碳减排的关键是用能模式的低碳转型,“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领域,以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要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安全降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王志轩说。

(责任编辑:朱赫)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专家报告】龙岩中青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红女士将在大会上作《矿山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趋势及解决方案》的精彩报告
【2023(第三届)全国矿业采购与供应商大会暨中国矿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长沙)论坛】将于2023年6月17-19日在长沙举行,本次大会将邀请到龙岩中青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红女士作《矿山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趋势及解决方案》的精彩报告

0评论2023-06-0915

中国煤科西安院参加第十七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
近日,第十七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本届煤博会以“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为主题,作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勘探,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西安研究院备受新

0评论2023-05-181044

河南大有能源耿村煤矿5名失联人员已无生还可能
央视新闻消息,5月11日21点44分,据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从9日13点39分13采区发生火情以来,经专家组研判,共有5名失联人员。他们均为河南籍耿村煤矿职工,现已无生还可能。目前采区火情依然持续,当前矿工正抓紧用砌块砖将通风口进行封堵,采用密闭窒息方法,达到灭火效果。

0评论2023-05-12467

钠离子电池会否成为未来新能源霸主?
钠离子电池能否取代锂电池,这既是一个考验智慧的科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涉及储能产业布局和资源安全的战略问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锂矿资源需求的70%仍然依赖进口。随着“南美锂三角”国有化的潜在可能性越来越大,锂矿的OPEC已经隐隐浮现,锂矿卡脖子风险已不能忽视。鉴于此,5月4日上午,正在筹备中的海核能矿集团在京

0评论2023-05-111956

【专家报告】国家能源矿业研究员,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智能化矿山分会会长张立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及发展方向》
【2023 中国稀金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第二届)智慧矿山与智能装备高峰论坛】将于 4 月 9-11 日在“稀土王国”“世界钨都”江西赣州召开。

0评论2023-03-181144

【专家报告】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程章:《山西矿山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和清洁能源发展》
【2023 中国稀金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第二届)智慧矿山与智能装备高峰论坛】将于 4 月 9-11 日在“稀土王国”“世界钨都”江西赣州召开。

0评论2023-03-11831